二十年前,在 DOS 看圖的工具 SEA 的組譯過程是非常傑出,在他最初始的版本,只要 32k 左右的主程式,且不需要 DOS 延伸記憶體,在 DOS 時代的末期,他的效能已經超越現今大部份看圖軟體的效果;所以?他是一個非常值得回憶的DOS軟體。
我提到他的原因?
一、根據 圖素 解壓縮的標準,現在的軟體要將一張【1024 x 1024】的圖片排列出來?需要掃描完整張圖素,從前可沒有那樣多記憶體,可以而知 SEA 的功能就形成強大效果,他可用【16MB 記憶體 顯示 24MB 的金屬繪圖】。
PS . 在二十年前,Win95 內建的繪圖軟體,可無法顯示【金屬繪圖 (高解析度超過 24 萬色差)】那種效果。
二、根據 不同圖像 的像素排列密度,有不同的技術,就 JPG 和 JPEG 就有多漸層,後者可以完全不失真,而在 TIFF 和 PNG 在早年同樣有【萬維像素】之稱號。
三、第一代 DOS 數位圖像引擎的技術表現之一,他甚至比後來 Win95 ~ Win2000 內建的看圖軟體還要能呈現精密圖形,且使用的記憶體更少,更精簡。
四、因為【解碼效率】的優秀效果,他的核心被開展為現在【某】一款播放引擎的【最初開發架構】。
五、他是早期唯一支援【640 x 480】以上高解析度列印的秀圖軟體。
六、他是當時,少數支援 MPEG 解碼的軟體。
七、按照推論?此軟體的後續發展,那是當時不可多得的技術種子。
實際發布日期 下午 11:32 2021/12/4
奇怪?已經設定發布日期,卻沒有發布耶!發現的這一刻,只能手動發布日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