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
外十四節 品德疑問
2011年2月28日...跨月..
本文實際下達日期是2011/03/01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拿了書本丟了道理
拿了分數丟了教育
拿了教鞭丟了進步
拿了進步丟了良心
這叫做「有捨必有得」?
這是近來十五年,針對「大眾心理、行為證明、職場人文」,所獲得最大的結果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拿到政權違背支持,背信
拿到權勢違背親民,違誠
拿到民主違背人權,不忠
拿到口號違背信任,捨義
說明白了?這些通通都是口號,沒有人玩真的;因此沒有必要去「認真」,你跟他們認真?只會輸得更多、輸得更慘。
(高層答應得很爽快?中層看得漫不經心?下層看不見結果!)
(高層答應得很疑惑?中層看得非常緊張?下層看不見認真!)
會否?怎樣讓人看見努力!而非是用著很制式「對答」來「隔離真相、隔離操作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何種行為時,會發生?
有體沒禮(禮重人更輕)什麼樣的禮物,才夠重?
有禮沒體(人儀禮更輕)舍麼樣的儀態,才夠深?
儀=身段\禮貌
禮=禮物\金錢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有了良知捨了禮儀
有了禮儀丟了道義
有了道義扔了誠信
有了誠信捨去良知
喪失人本觀念,道德淪喪!
只要能夠活在「道德規範」的表面?就能履行「道德的表徵」,不用太計較「過程」只要結果對了,一切就對了?若結果不對,也只是機會不夠好。
這是大多數人,現在思考的方式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經常『不』會問?
什麼叫做「人本教育」?利己思想?
什麼叫做「道德意識」?人群認同!
什麼叫做「良知管理」?縱容犯錯!
什麼叫做「情理思維」?包容緬懷?
什麼叫做「人格行為」?預計行為?
當下有幾人?能夠說「心智教育」的重要性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心智」一個從前很少談論的字彙!
他包含「人」在常態下,經常抉擇的重點!甚至是「人」,經常議論的表徵上,所選擇的意圖!
一切在於「心智」培養的過程上,一個人能夠懂得多少「人性經歷」及「自我認知」反觀人群現象。
培養一個心智上的完人很難!
培養一個行為上的完人也難?
為此?
死板板的道德教育,文化主張,就產生在「社會體制」上!
甚至演變出「媒體形式」的各種「差異」!
當心智不可完善?那意味,教育並不完善!甚至形成「社群缺陷」的主因!
百年樹人之德,如何毀?就是從教育開始毀壞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