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

外十五節 中國文化,後遺症?(次級文化)

中國網民「流傳的一點文化說明」


中國現狀:

生不起,剖腹一刀五千幾;
讀不起,選個學校三萬起;
住不起,一萬多元一平米;
娶不起,沒房沒車誰嫁你?
養不起,父母下崗兒下地;
病不起,藥費利潤十倍起;
活不起,一月辛勞一千幾;
死不起,火化下葬一萬幾 。

總結:八個大字「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」;這是中國現狀!



台灣現狀:

政府給利多,老闆增工減薪酬。(國家政策是老闆致富的來源)
政府給量多,老闆加工減薪酬。(國家政策是老闆致富的偏方)
工作薪資低,老闆像是山大王。(職場工廠喊水ㄟ定動沒良性)
結婚人口少,老闆家族親戚多。(乖巧女職成家族禁臠操婚配)
生育人口少,老闆親家生育多。(族裔血親多生育未知人生苦)
退休養老少?老闆自己勞保高。(職員勞保年年造假作賤員工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中國文化自古以來?就是「斷頭文化、官場利益」的結構。使得社會發展「大受侷限」!

不論是「共產主義、三民主義」只要遇到「人」,就會變質。


當年「蘇維埃」發展社會主義,卻因為「富商貴族」制度權力,而發生「貴族介入、富商仲介」強調要保有「資格、地位」的社會階級觀念,來維護私權利益!

而後,輾轉再變?共產形式的演發,都繼承在「中央權力、民權代議」 的政治文化。



中國文化

經常說「選賢與能」

但這「賢」是「能夠替權貴做事」
在這「能」是「能夠替權貴通達」

引此「中國思想」的事實下,有更多「錯誤發生」,難以增進「民主、民生、民享」的理念標準。


這加倍的引起「財團、家族、派系、門閥」,在國家內部,對搞起「資本侵略、家族權勢、官商勾結、政治亂象」的操作,來達成「最大化利益」的優勢,甚至拼得上「稱為:第二政府=地下政府=黑道王國」一般的「權力中樞、仲介國事」的權力問題!


這就是「中國人文現象」上,最直接的表現。


轉觀「台灣的「民主制度」一樣是民不潦生。」
僅看「中國的「共產主義」一樣是民苦困頓。」


事實上,不論是「三民主義、共產主義」都同樣是「人」在操弄的一種現象。


中國歷史上?最富庶的幾個朝代,無不是「法治嚴苛、官民一體、分工合作」,越是富庶到「權勢太大、利益太重」?

幾乎?都會爆發「負面秩序」的問題!



因此?

「民生穩定」最常被捨棄!因為不支持?就動用權勢,來斷你生路!
「民享問題」最常被運用!因為不支持?就縮減交易,來斷你生存!
「民有事業」最常被切割!因為不支持?就打擊所有,來斷你生機!

簡單說?

民眾在一個國家下,必須要有「生路、生存、生機」三種條件!

不論事「林肯曾說過「民生、民享、民有」的「民主法治」,還是「民主秩序」?一直以來都不是「正當管理」,甚至缺乏「國家體制」的成長。



例如:「台灣幾大自來水庫」明明積沉淤沙,減少水庫蓄水容積30%?卻沒有「整治方案」,是因為「包商利益太小、清理技術太難」?還是各位「立委、議員」背後的家族財團,沒興趣賺這種「勞心勞力」的小錢,寧願四處做一些「假施工」來說明「十億」是這樣賺。


歐美國家,要「開發都市」前,會先設想「水利、土地」能夠容下「多少人口」的運用。


然後就會開始;建設「水庫、道路、房屋、下水道」甚至是「地區自治法規」的成立!來配合地方發展的「正當性」,同時也會成立「自治監察、公眾監察」的程序,來確保「土地環境」的正常。


中國從古至今為止?

幾個發展迅速的「大鎮地區」,都佔盡「天時、地利」,然後「人群」就會出現,然後開始衍生「家族、權勢、派系」;更且?發展出「階級制度」來順應天命?


事實上,中國自古以來?都未曾實施過「民主」 ,而「法治」則是「中國治世 = 權術技倆」的最佳典範,不論是那一個朝代,都是如此!


每每發覺「中國歷史」要爆發亂世之前,「錢莊林立、糧倉四處」卻都一個個「擁權自重」?

如:
「清末民初」軍閥割據...........
「明末清初」關隘割據...........
事實上,都是同一件事情,並沒有太多改變「換湯不換藥、換藥沒人吃」的局面?


為此?太多「中國歷史」遭遇上,所發生的變動?都脫離不了「民生物資」的管理。

曾有人說「過度「自由經濟」的市場」,會使得「市場物資」被掏空,甚至是「貨幣失去價值」。


但大部分「短視近利」的商人,「絲毫不忌諱」有錢就好!根本不懂得「整體經濟」缺角的理論,更不懂得「市場型態」的充足原則?才能夠發揮「民生價值」;因為他們只懂得「回收貨幣、漲價獲利、政府補貼」這一類的手段,來「加速個人、家族權勢」的坐大!

不論是,那一個時代背景? 都發生同樣的現象,從未改變過!



難道民主,對於「中國文化」來說?是難以苛求?

「三智、四維、八德」是難以「教化人心」?



為了讓社會發展不良?

推衍出「更大的缺失」,甚至難以「抉擇」的背景,通常都是「人為」而起!



但中國人,會懂得記取教訓嗎?

搪塞太多「假象、虛構」的權勢,創造起「獨權」的背景!



其他藉以改觀「人權資格」的異常情境?又根本是難以成長。

不論是「共產制度、民主制度」,通通都是「人為」的一場口號遊戲!甚至「法治」也淪為「缺憾」?


切割人群的方式
教化人群的體現
組織人群的勞動


最後?就為了從中獲取「天大利益」嗎?


政商道上走,分和則兩害、兩利?但損失最大的都是「民」,而非是「商」。



Dark Man「三敗、三失、三言、三假」第一次拿來表述的網址!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511032502236


中國三敗「一敗:人情」「二敗:權力」「三敗:功利」
台灣三失「一失:真相」「二失:事實」「三失:證明」

社會有三言「一言:玩著」「二言:弄著」「三言:奉著」
國家有三假「一言:上治」「二言:中庸」「三言:下策」

「三敗、三失、三言、三假」一起呈現時?慘絕人寰!





而獲利的人,經常會說
「不這樣做的話,就不能夠活得更好!」
「不這樣搞的話,就不能夠優秀傑出!」

但真相是
「不這樣自私的話,就不能夠獲得優勢!」


為此!不得不問?那些「人、事、物」,會否都「經常不堪」?

他們將這些「不堪行為」轉為常態的「次級文化」,使得一切錯誤?備受認同,成為一種合理的常態錯誤。

不是「正當文化」,卻仍施壓「主流」地位!造成「整體環境」發生更大的錯誤!

甚至以「次級文化」建立的商業行為,來放大「次級文化」的正當性!




台灣補習事業的膨脹,原因是什麼?

「補習體系」本身是「次級文化」,那為何一個次級文化,可以佔據「教育體系」的主流行為?

許多人為的利益措施,經常爆發「異常價值」 的傳導,甚至變向的遮蔽「正常文化」的展現。


不禁想問?人們所學習的「知識、道德、法治」的觀念是什麼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