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

區域市場的構成(15) 金融環境 & 國家管理

貧富差距的起源?

國家內部該發行多少貨幣,才能夠讓?貨幣錢?運作起來?

日常生活的貨幣概念是什麼?


政府,是否保障?一天三餐?的基本人權?

公司,是否保障 「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」的生活費用?

企業,是否維持 「物資流通」 的穩定?



政府是最容易?讓人們吃飽喝足,平時有事做,日常有互動,閒暇不會起造反既可。


古語有言:

權力,使人腐敗;最高山頭是政府,企業為次,公司為仲。
慾望,使人瘋狂;最強武器是軍隊,警政為次,拳腳為仲。
道理,使人狡詐;最硬鐵則是法治,道德為次,良心為仲。


這是人世演變的事實,沒有任何遐思,總之人生起伏之間,就是這種現象。

人們認定是什麼?

是錢財?
是法律?
是人道?

還是餐餐能吃飽......有人供上的飯碗.....

人類社會,你擁有多少錢,你才能夠走多遠;沒有錢,哪都去不得。
動物生命,你有多大本事,你才能夠走多遠!沒本事,哪都活不得。

錢是人人爭取,於是一切都有價;人命勞智會是 「競拍價」,還是 「市標價」 ?

這價值成為疑點,市場價格是 「標竿」 明買明賣;買入賣出,賺錢商人;自有訂定價格的方法。

明買明賣,是檯面上的價碼;暗買暗賣,是檯面下的疏通。

這上下有道,才能夠通行無阻;這所謂 「價碼疏通」 都是關係,而非是法律!

資本主義最討厭法律,只要有法律,就沒有暢通無阻,反而要打點更多人脈,開銷更多籌碼。


證券商,如何操作股價?正常的買賣,起伏永遠不高。
銀行家,如何借貸股券?通常的債償,起伏永遠不大。

炒作股本,才能夠實現膨脹;哪來得閒錢,去釋出膨脹。
增資出股,才能夠掩飾詐財;哪來得倍增,去增加股份。



中華民國的 「金融法規」 ,在 「證券交易稅? 實施之前,完全無法紀錄 「交易過程、交易對象、交易完成」 ,使得很多交易事實?都被隱匿,甚至是 「各地券商」 的操盤,也形成很多問題,甚至是 「股市掏空、多投多空」 ,引起各種 「股價清洗、市場幻影」 的案例。

中華民國成立 「金管會」 的原因是 「統籌證券交易中心」 ,這是一個重要的事情!

金管會的系統制度,該是所有交易資料,不得離線,全天候 ?同步紀錄? 所有證券交易過程。


最好的方法是 「證券商的系統設備」 ,全部向金管會 「採購專用設備」 ,不用金管會的設備,就不允許開設證券公司,不能與金管會同步連線,就不允許交易,未連線的交易,即不被承認。


長久以來?早以坐大的證券商們,根本不理會金管會的 「各種監督、管理實施」 自顧自的用自家的手段,在 「證交所、證券公司」 進行內線交易。


有人問?

是 ?證交所? 比較大?還是 ?金管會? 比較大?

 「金管會 - 全銜:中華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」 是政府部會機構;裁罰條件,不夠明確,無法嚇阻狡猾犯罪者。

 「台灣證券交易所」 是法人團體;隱匿操作,無法查核,無法停止違法交易者。


台灣金融市場的兩個太陽?從 「金管會」 成立的第一天起,台灣證券證交所就不服金管會!

金管會無從查緝證交所,這是兩個太陽?金管會成立時,嚴格查緝各地 「自營證券交易所」 ,這引起各種驚慌..............

引來各種聲音,其後爆發 「中華開發」 皆因為 「台灣證交所積習難改」 ,只是暗暗延燒多年,一件件爆發.......牽涉非常之大。


涉案嫌犯更是, 「上至總統、下至股民、延燒政黨、猛襲企業」 ,近乎滅絕證券交易。

 「台灣證券交易所」 的靠山是 「三大法人(外資、投信、自營商)、海外信託」;這當中的問題?不外乎是 「外資的擔保資金」 是否實現?

不少人很難理解,台灣證券交易所?如何隻手遮天,去達成不被管理!

所有的交易紀錄?都發生在 「證券交易所」 ,還是 「證券公司」 的業務窗口?


答案是 「台灣證券交易所」 和 「各地證券公司」 是一脈相承,自然能夠掩飾各種交易事實;各種交易資料,若要統一查核,對金管會更是困難,使得 「台灣證券交易所」 能夠一而再,再而三的犯錯。

證券交易,在歐美是國家經營項目,不該由法人團體經營,越是具備 「法人團體 = 私人企業」在經營上?總有漏洞。

一旦漏洞曝光,都是難以想像的事態,上至國家元首、下至一般民眾、延燒政黨、襲擊企業.................



中華民國的法律,完全跟不上時代,有很多法律學者認為 「立法院」 刻意為之,形成這種結果。

使得 「國家發展」 偏向 「資本主義社會」 ,有利於政黨和企業 「實施極權手段」 ,這樣一來?

不管法律如何?都有一層層的 「企業、政黨、公司」 過濾出 「不配合、不支持、不願意」 的聲音,將他們排擠到 「不利於生活、不適於生存」 的工作環境,所謂的適者生存?也只是苟活一陣,只剩下 「企業、政黨、公司」 來 「分封各種國家經營項目,由如古代諸侯分封天下......」。

這種現象?持續發生,引起的社會問題,只會更多~更難以處理,最大的社會資源都被企業獨擁,政府所謂的稅收?只能養活官僚體系,勉力維持國家現象。

中華民國的現在是 「資本主義」 ,並非是 「民主法治」 的國家,在歐美 「民主國家」 中,任何民營事項都有 「法律管理」 ,任何不足的 「法律章程、管理流程」 ,都會持續維護;使得國家不淪為 「資本主義」 的溫床,能夠平穩社會所得,避免貧富不均的狀況發生。

使得人們,生有所用、老有所終、病有所醫、死有所葬,日常生活;仍至 「民生發展、科技發展、技術實現、產業實現」 提升國家格局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逃避管理是違法
避免管理是功夫

立法是拒絕參與者?還是拒絕更多人參與?
證照是拒絕參與者?還是拒絕更多人明白?
學歷是過濾參與者?還是拒絕更多人學習?


儒家的把戲,再中國經營了四千多年,其所用?

非我族類,其心必異。 (不從師者,名不敬任。)
是我族類,生養有道。 (道謂輩份,名尊親師。)

師者、傳道、授業、解惑

傳什麼?尊卑
授什麼?階級
解什麼?職責

搞到最後?就是尊卑之分..........

儒家,始終 ..........  不如周公,禮樂之起,宜養之性,萬道之啟。

尊周公,棄孔子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1:15  居然有亂碼,稍稍修訂亂碼的部份。